这个安置在离我住的地方不超过两公里的电影,不光是绝佳的讽刺喜剧,更是人文关怀的长久注视. 电影最表面的一层是“撒切尔主义”之下的各类英国家庭(三个“经济”位置不一的家庭外加一个即将被“绅士化”的母亲的家)的互动. 最为难得的是电影并未在这“左右阵营”之中妄下结论,看似对立的或互相瞧不起的不同家庭实则都有另外一个“潜形象”,当他们独自或只有与自己伴侣在一起之时才会显现出来的另一个时空的现实. 所以这个看似轻松的电影,内里的浓重就来自于电影在每个角色上延展的维度,而迈克李笑里藏刀的技巧完美支撑了电影这么多复杂的观点和感情. 选择伦敦也正是因为城市一直是各类人的熔炉(天然的冲突后景),而迈克李毋庸置疑是这个描写这个城市现实最好的作者导演. 演员有骨有肉的演出,而且居然是即兴台词RE. 角色的“厚望”和金钱不对等第一次看到讲非血缘关系的小津,电影里不过几天的时间流转,竟然造就了比嫁出相依为命几十年的女儿更感伤的失去. 饭田蝶子和青木放屁的表演堪称经典,嘴硬心软的独居妇人和倔强乖巧的流浪儿童几次对视几次周旋情感渐近,本分且不失性格. 聚在长屋的众人也很生动,笠智众还唱歌了,这段特有意思,唱的是战时爱情悲剧,大家都十分投入其中,而之后小聚结束回到家中的阿胤又落寞怅然,过分真实了. 一直在想最后让阿胤最后痛哭流涕的导火索也许是送上门的那袋土豆,那土豆是同等身份的划分是友好关系的确立,于是可以笃信孩子父亲的真诚.